被断章取义的俗语整理
:smiley:
前言
断章取义,英文翻译”out of context“,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,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。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、定语,也作状语;含贬义。
断章取义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,它仅仅代表说话者的主观意图,通过引用他人的言语、或截取部分的名人名言,可以达到“借势”的效果,孔子为学生解诗时也常常根据教学需要断章取义。
其实,断章取义恰恰是我们将所见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主要途径,而将断章取义作为读书学习的切入点,这种以使用为目的、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法,似乎也很不错。
常见的断章取义
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,合理应用断章取义有助于你借势,达成自己的目的。
正义或许会迟到,但绝不会缺席
💡 目的:往往被用来安慰弱势群体正义总会来临,或告知法律总会给予最后的正义
原句
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 - 《A New Law Dictionary and Glossary》
迟来的正义非正义(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 )是英国的一句法谚, 它体现了对司法程序正义而非实体正义的格外强调,意思是说,即使司法裁判的结果是公正的,如果过迟做出裁判,或者过迟告知当事人,程序上的不公正将使裁判成为非正义的。
实际上在《A New Law Dictionary and Glossary》中的延伸理解为:

这句法谚,实际上强调的是:
Justice ought to be free, because nothing is more iniquitous than venal justice; full, since justice ought not be halt; and speedy, because delayed is a kind of denied。
翻译成中文则为:
正义理应无偿,天下之最恶者莫如贿取公正;
正义理应充分,行百里而半者则非正义;
正义理应及时,如若迟到则莫如拒绝正义。
而国内版本“正义或许会迟到,但绝不会缺席”是一个被国内翻译搞得面目全非的法谚。
富贵险中求
💡 片面解释:要取得成功就要比常人付出更多,甚至承担更多风险。 可能目的:理财顾问想让你多花点钱买他们的高风险理财产品。
原句
富贵险中求,也在险中丢,求时十之一,丢时十之九。 大丈夫行事,当弃侥幸之念,必取百炼成钢,厚积分秒之功,始得一鸣惊人。
人的风险态度与收入之间呈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。也就是说,敢于冒险的人与有钱人这两组人重合度是相当高的,但这绝对不意味着想要挣钱多一定要敢冒险。
与其说是富贵险中求,不如说是求险中贫贱的人都被淘汰了。前者代表的是劣质的资产/投资项目被淘汰,后者代表的是被收智商税收死的人。简言之,自然选择。
以德报怨
💡 片面解释:善良就是无止境的宽容。 可能目的:面对不公与剥削的自我安慰,或他人通过道德绑架的方式,避免你反抗。
原句
或曰:“以德报怨,何如?”子曰:“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
有人问孔子“是不是应该以德报怨”,孔子给出了“以直报怨”的观点。所谓以直报怨,就是在对待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时,以直道而行。分析他们为什么对自己不好,如果是自己的问题,就去修正自己的行为,而如果是对方的问题,我们也没有必要委屈自己讨好别人,事情该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就行了。
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。以怨抱怨是以恶意、怨恨和报复去对待别人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。如果每个人都坚持以这种态度对待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,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,冤冤相报无休无止。到那时,我们失去的就不仅仅是彼此间的和谐,还有整个社会的和谐,以及子孙后代的和谐。
孔子也不赞成以德报怨。所谓“以德报怨”是指你对我不好,我仍然要对你好。孔子认为,对损害自己的人,是不能报之以德的。否则,就会助长恶人的嚣张气焰。
孔子所提倡的“以直报怨”,是用公正的、直率的、光明磊落的方法,正确面对那些对自己不满或有抱怨的人。既不能冤冤相报,也不能姑息养奸。
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
💡 片面理解:不孝的表现很多,其中最严重的是没有子孙后代。 可能目的:鼓励你生孩子
原句
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舜不告而娶,为无后也,君子以为犹告也。
不孝的表现很多,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。舜在取妻的时候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,是没有尽后辈的本分。但君子认为舜做到了禀告的本分。
因为舜取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,而此时,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和敌意,所以不便禀告。况且尧作为帝王是天下人民的父母,完全可以代替舜的父母
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
💡 片面理解: 只要心中有佛,吃肉喝酒也是可以的 可能目的: 想干坏事前,给自己正名,给自己撑起保护伞。
原句
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。世人若学我,如同进魔道。
万万不可随学,以免自欺欺人。
万恶淫为首,百善孝为先。
💡> 片面解释:指贪婪/淫邪是一切罪恶的源头,孝道乃众多善行美德之首 可能目的:宣教孝文化
原句
百善孝为先,论心不论迹,论迹贫家无孝子。 万恶淫为首,论迹不论心,论心世上少完人。
简单说,“心”即动机,“迹”则“行迹”。为何说善要论心、恶要论迹?
贫贱夫妻百事哀
💡 片面理解:家里清贫,夫妻之间遇到什么事都不如意的哀愁。 可能目的:夫妻关系处理不当,个人或他人寻求安慰。
原句
昔日戏言身后事,今朝都到眼前来。 衣裳已施行看尽,针线犹存未忍开。 尚想旧情怜婢仆,也曾因梦送钱财。 诚知此恨人人有,贫贱夫妻百事哀。
唐代诗人元稹在妻子死后思念之时写下此诗,最后两句被广为流传,但意思被世人曲解。
”诚知此恨人人有,贫贱夫妻百事哀。” 并非指家里清贫,夫妻之间处处不如意的哀愁。而是指夫妻阴阳两隔,夫妻间总有一人要承受这样的痛苦。“贫贱夫妻”指的是曾一起共患难的夫妻,“百事哀”是说如今妻子驾鹤西去之后,诗人独自活着觉得什么事情都不如意。
无毒不丈夫
💡 片面理解: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,技高一筹 可能目的:做坏事之前的正名
原句
量小非君子,无度不丈夫
器量小者不是君子,没有度量的人,不能称为丈夫。
大丈夫,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,恶毒阴损,暗箭伤人只能称之为小人。
相濡以沫
💡 片面理解:即用唾沫相互湿润身体。后用以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。 可能目的:粉饰爱情
原句
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
庄子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:有一天,一眼泉水干了,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,为了生存下去,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,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,互相扶持,互相依赖。但,与其在死亡边缘这样互相扶持,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,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,回到各自的天地,彼此相忘,自由自在。
相濡以沫,多美的情景,却不知道让多少爱情做了这种传统思维的牺牲品!我们都没想到,除了一句相濡以沫,原来还可以“相忘于江湖”。
天才就是1%的灵感加上99%的汗水
💡 片面解释:好好努力一定能成功。 可能目的:宣扬努力勤奋,教导出勤恳踏实的劳动者
原句
天才就是1%的灵感加上99%的汗水,但那1%的灵感是最重要的,甚至比那99%的汗水都要重要。
爱迪生的原意被曲解了。
我们的成功是偶然的,而失败是必然的。不断尝试、不断学习、不断复盘总结都是为了提高成的概率,但能否成功仍然要看天时地利人和、或者说靠运气,缺一不可。
谋事在人成事在天,越努力不一定越成功,但越努力可能越幸运。
无奸不商
💡 片面解释:不奸诈就不能作商人,亦可理解为商人都是奸诈的 可能目的:抹黑商人,仇富的抱怨
原句
无商不尖
“无商不奸”是后人杜撰的,原意为“无商不尖”。 “无商不尖”,出典为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,故有“升斗小民”之说。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,以保证分量准足。
银货两讫成交之后,商家会另 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,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“尖头”,尽量让利。量好米再加点添点,已成习俗,即但凡做生意,总给客人一点添头。
我很喜欢到久号食堂吃饭,是因为他们打菜的时候,最后总会在盛满菜的餐盘里,再多加一点,使得菜遥鼓出一点,正是多出的这一点“尖”,让人感到实在。
三思而后行
💡 片面解释:多次思考再行动,形容做事谨慎,小心稳妥。 可能目的:让你再考虑考虑,好让他他先下手为强
原句
季文子三思而后行,子闻之,曰:“再,斯可也。”
季文子这个人遇到事情总是反复思考然后再行动。孔子听说这件事之后说:“考虑两次就够了”。
“三思而后行”对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很大的帮助。但是在这个快速多变的社会中,稍一犹豫,时机会在瞬间错失。有的时候考虑得太多也是不好。正如鲍威尔曾经讲过的:在作决策的时候需要在掌握40%至70%信息的时候做出你的决策。信息过少,风险太大,不好决策;信息充分了,你的对手已经行动了,你就出局了。
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
💡 片面解释:使用别人的办法来对待那个人自己,他若坏心眼害你,你即以他的手段让他尝尝苦头。 可能目的:以牙还牙,激你出手
原句
故君子之治人也,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
朱熹的意思是:君子教导与帮助别人,不可直接灌输答案,而是要用对方自身本来就有的能力条件、本来就懂的知识储备,去启发他。
我的理解是,不必用你的知识概念给予别人答案,而是用他人已具备的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,对方才能真正理解,别整的太深奥,说一大堆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。
一个例子,在犹太人耶稣的教导中,最明显的特征是用了大量浅显易懂的比喻,耶稣从现实生活中的事,务农、公义、贪婪和爱中出发,抓住整个人群的注意力。 尽管朴实,但他的故事充满了永恒、属灵的真理。
学以致用
以上是一些常见的、被曲解的俗语。
这些俗语有时候被当马后炮来自我安慰,有时候他们被有意识地引导他人达成目的。别有用心的人,会拿别人的言语断章取义进行恶意抹黑,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话语被恶意解读、甚至借刀杀人,诞生了一种所谓打官腔的说话方式,不给自己留把柄。
嘴巴除了用来吃喝,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说话。要相信我们出口的每一个字都是有用的,除了吹牛或抱怨,善用语言将对你有很大的帮助,诸葛亮舌战群儒,只靠一张嘴也能打天下。我们应当谨言慎行,说有用的话。
宁信书不如无书
读书不能太死,不能读了就信什么,反而应该要举一反三,为我所用;所谓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,不断在自己的生活中付诸实践,读书才是真的有效,否则你只会被你所学的知识禁锢,被他人所利用。
一些自相矛盾的俗话观点
所有的话结合上下文都是有道理的,关键要看你怎么运用了。
- 兔子不吃窝边草
近水楼台先得月 - 宰相肚里能撑船
有仇不报非君子 - 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
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 - 男子汉大丈夫,宁死不屈
大丈夫能屈能伸 - 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
祸从口出,沉默是金 - 人往高处走
爬的越高,摔的越重 -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
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- 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
留的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 - 有缘千里来相会
不是冤家不聚头 - 车到山前必有路
不是冤家不聚头 - 买卖不成仁义在
亲兄弟,明算账 - 一个好汉三个帮
靠人不如靠己 - 人多力量大
人多嘴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