薪资手册
五险一金
政策与法规说明
- 计算公式为:缴交费用 = 缴费基数个人缴费比例 + 缴费基数企业缴费比例
各地会在每年的4月或者7月,根据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平均工资的统计数据,调整缴存基数,并设置缴存基数的最低值和最高值。具体调整时间和数据,请参考当地社保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发布的通知
社保缴费比例一般如下:
a) 养老保险:单位20%;,个人8%;
b) 医疗保险:单位8%,个人2%;
c) 失业保险:单位2%,个人1%;
d)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各在1%左右,个人不需要缴纳;社保缴费基数按个人工资水平(在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300%—60%范围)来确定,不得低于最低缴费标准;
五险一金(以8000为基数计算)
以北京市为例
社保计算器
| 参保城市 | 北京市(省) | 北京市(市) |
| 税前工资 | 8000 | |
| 社保基数 | 8000 | (范围:3613 - 29732) |
| 公积金基数 | 8000 | (范围:2500 - 27786) |
社会保险(以8000为基数计算)
| 缴费项目 | 个人缴纳 | 企业缴纳 | 合计 |
|---|---|---|---|
| 社会保险 | 个人缴纳:816 | 公司缴纳:2224 | 合计:3040 |
| 缴费项目 | 基数 | 缴费比例 | 金额 | 基数 | 缴费比例 | 金额 | 小计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养老保险 | 8000 | 8% | 640 | 8000 | 16% | 1280 | 1920 |
| 工伤保险 | 8000 | 0% | 0 | 8000 | 0.2% | 16 | 16 |
| 失业保险 | 8000 | 0.2% | 16 | 8000 | 0.8% | 64 | 80 |
| 生育保险 | 8000 | 0% | 0 | 8000 | 0% | 0 | 0 |
| 医疗保险 | 8000 | 2% | 160 | 8000 | 10.8% | 864 | 1024 |
公积金(以8000为基数计算)
| 缴费项目 | 个人缴纳 | 企业缴纳 | 合计 |
|---|---|---|---|
| 公积金 | 个人缴纳:960 | 公司缴纳:960 | 合计:1920 |
| 缴费项目 | 基数 | 缴费比例 | 金额 | 基数 | 缴费比例 | 金额 | 小计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公积金 | 8000 | 12% | 960 | 8000 | 12% | 960 | 1920 |
六险二金
- 六险二金 除了五险一金,增加了意外保险或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。
- 意外保险或大额补充医疗保险
- 企业年金: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侯险的基础上,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。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,由国家宏难首导、企业内部决策执行。
意外保险或大额补充医疗保险
补充医疗保险多为单位团体购买,可以由单位全额缴费,也可以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,还可以同基本医保一样由单位每月从员工工资中代扣。
交费额度为单位工资总额4%以内,即月工资1万的话,补充医保最高交400。
企业年金
企业年金费用需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。
企业缴费额度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%,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的合计额度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2%,具体费用由企业和员工协商决定。
个人所得税
一、工资、薪金所得
工资、薪金所得,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,税率为百分之三(3%)至百分之四十五(45%)。
2023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 一(居民个人工资、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)
| 级数 |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| 预扣率(%) | 速算扣除数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不超过36,000元的部分 | 3 | 0 |
| 2 | 超过36,000元至144,000元的部分 | 10 | 2520 |
| 3 | 超过144,000元至300,000元的部分 | 20 | 16920 |
| 4 | 超过300,000元至420,000元的部分 | 25 | 31920 |
| 5 | 超过420,000元至660,000元的部分 | 30 | 52920 |
| 6 | 超过660,000元至960,000元的部分 | 35 | 85920 |
| 7 | 超过960,000元的部分 | 45 | 181920 |
- 说明:
- 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,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- 各项社会保险金(五险一金) - 起征点5000元(外籍5000元)的余额。
- 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、薪金所得;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(单位)代付税款的工资、薪金所得。
二、年终奖所得
年终奖所得,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,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度扣除数,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、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,只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。
| 级数 | 平均每月收入 | 税率(%) | 速算扣除数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不超过3,000元的部分 | 3 | 0 |
| 2 | 超过3,000元至12,000元的部分 | 10 | 210 |
| 3 | 超过12,000元至25,000元的部分 | 20 | 1410 |
| 4 | 超过25,000元至35,000元的部分 | 25 | 2660 |
| 5 | 超过35,000元至55,000元的部分 | 30 | 4410 |
| 6 | 超过55,000元至80,000元的部分 | 35 | 7160 |
| 7 | 超过80,000元的部分 | 45 | 15160 |
- 说明:
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。
税率表与工资、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
三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、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、承租经营所得
个体工商户的生产、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、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:
| 级数 | 含税级距 | 不含税级距 | 税率(%) | 速算扣除数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 | 不超过30,000元的部分 | 不超过28,500元的部分 | 5 | 0 |
| 2 | 超过30,000元到90,000元的部分 | 超过28,500元至82,500元的部分 | 10 | 1500 |
| 3 | 超过90,000元至300,000元的部分 | 超过82,500元至250,500元的部分 | 20 | 10,500 |
| 4 | 超过300,000元至500,000元的部分 | 超过250,500元至390,500元的部分 | 30 | 40,500 |
| 5 | 超过500,000元的部分 | 超过390,500元的部分 | 35 | 65,500 |
- 说明:
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,减除成本,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。
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、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。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(单位)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、承租经营所得。
四、稿酬所得
稿酬所得,适用比例税率,税率为百分之二十,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,实际税率为百分之十四。
五、劳务报酬所得
劳务报酬所得遵循以下税率表
| 级数 | 含税级距 | 不含税级距 | 税率(%) | 速算扣除数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 | 不超过20,000元的 | 不超过16,000元的 | 20 | 0 |
| 2 | 超过20,000元到50,000元的部分 | 超过16,000元至37,000元的部分 | 30 | 2,000 |
| 3 | 超过50,000元的部分 | 超过37,000元的部分 | 40 | 7,000 |
- 说明:
表中的含税级距、不含税级距,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。
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;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(单位)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。
六、特许权使用费所得、财产租赁所得
| 税种 | 规定 |
|---|---|
| 增值税 | 个人出租住房应纳税额=含税销售额/(1+5%) *1.5%,个人月租金未超过15万元免征。 |
| 城建税及教育附加 | 实际缴纳增值税的10%左右。 |
| 个人所得税 | 财产租赁所得适用20%比例税率,个人出租减按10%征税。 |
| 城镇土地使用税 | 每平米0.9-30元,具体金额各城市自行规定 |
| 房产税 | 个人出租住房适用4%优惠税率 |
| 印花税 | 双方均应缴纳租赁金额的1% |
每次收入不超过4,000元的 ,减除费用800元;4,000元以上的,减除20%的费用,然后就其余额按比例税率20%征收。
七、财产转让所得
适用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,按比例税率20%征收。
八、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所得,偶然所得
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所得,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%的比例税率
工资计算与档位划分
常见工资条
| 姓名 | 部门 | 岗位(主管/员工) | 对应等级 (职级) | 工资总额 | 基础工资 | 补助 | 项目提成 | 公司社保 | 应发工资 | 扣发金额 | 实发工资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xxx | 软件开发 | 程序员 | P1、2、3 | 大额、保险、考勤、其他、小计 |

税后工资
| 税前工资 | 社会保险(五险) | 公积金(一金) | 意外保险或大额补充医疗保险(商业保险) | 企业年金 | 税后工资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xxxxx |
工资档位
- 2022年7月天津社保最低缴纳基数5360
- 2022年7月天津社保最低缴纳基数4400
- 2021年天津公积金缴存基数最低不得低于2050元
以北京市为例(只考虑五险一金和个税,缴纳基数为税前收入)
| 税前工资 | 社会保险税费(个人/企业) | 公积金税费(个人/企业) | 个人所得税 | 五险一金(共缴纳) | 税后工资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4400 | 468/1327.51 | 528/528 | 0.00 | 1795.51+1056 | 3404 |
| 5360 | 546.72/1490.08 | 643.2/643.2 | 0.00 | 2036.8+1286.4 | 4170.08 |
| 8000 | 816/2224 | 960/960 | 54.72 | 3040+1920 | 6769.28 |
| 9000 | 918/2502 | 1080/1080 | 60.06 | 3420+2160 | 6941.94 |
| 10000 | 1020/2780 | 1200/1200 | 83.4 | 3800+2400 | 7696.6 |
| 12000 | 1224/3336 | 1440/1440 | 130.08 | 4560+2880 | 9205.92 |
| 15000 | 1530/4170 | 1800/1800 | 200.1 | 5700+3600 | 11469.9 |
| 25000 | 2550/6950 | 3000/3000 | 433.5 | 9500+6000 | 19016.5 |
